一、培养目标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掌握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生物学专业知识,能够研究和解决与生物学有关的科学问题,成为能在生物、农业、医学、轻工、环保等与生物相关的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宣传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 掌握英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生物学专业的英文文献,能较好地运用英文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课程设置
生物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本学科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另科研实践2学分,专业实习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2门,必修,共3学分;
英语,1门,必修,3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2门,必修,共6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3门,必修,共9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需修满9学分;
同等学力身份和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生物科学专业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课程设置细节,见附表。
四、培养环节
1. 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一般在入学后前两个月内完成。
2.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严格按照本学科课程设置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均应在前2个学期完成。
3. 毕业(学位)论文开题
研究生在该学科专业范围内,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毕业(学位)论文题目,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第3学期末组织开题论证,制订论文工作计划。
4.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习。专业实习需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其形式可以是参加校内外各类教育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或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等各种形式。如在各类教育教学单位进行教学教辅工作,其完成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如在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其完成工作时间不少于20个工作日。专业实习的具体时间和形式由研究生与导师商定,并在个人培养计划中注明。专业实习考核合格,计2学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科研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学术会议;结合自己的论文工作,在学院、学校或各类学术论坛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积极参与导师或其他专家的科研工作,在读期间必须以首位或第二位作者(导师首位)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或以上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科研实践考核合格,计2学分。
研究生可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5. 中期筛选
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工作按《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鲁大校发〔2011〕109号)的规定执行,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6. 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检查
研究生通过毕业(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后,进入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研究生撰写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毕业(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7. 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撰写完毕并符合如下条件后,方能提出答辩申请: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完成实践活动规定的专业实习工作和科研实践活动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工作具体程序及要求按《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等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研究生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筛选考核、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对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等负责。
研究生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采用课堂讲授、专题讨论、科研试验及参观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试验分析等结合起来,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程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
开课单位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课 |
A01000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郭同峰教授 李伟教授 |
马院 |
A0100005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考试 |
于海飞副教授 |
AQYYY001 |
研究生英语(阅读、听说、写译) |
108 |
3 |
1、2 |
考试 |
管廷祥副教授 刘军显副教授 外教 孙明磊副教授 |
大外 |
A0100006 |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
8 |
0.5 |
1 |
考查 |
专家 |
研处 |
基础课 |
B1100012 |
生命科学前沿 |
72 |
3 |
1 |
考试 |
黄玲教授 邹宁教授 |
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 |
B1100013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72 |
3 |
1 |
考试 |
朱建军教授 王晓安教授 周菊华教授 |
专业课 |
B1100014 |
现代生化仪器分析 |
54 |
3 |
2 |
考试 |
明永飞副教授 |
B1100015 |
高级生物化学 |
54 |
3 |
1 |
考试 |
杨立红教授 |
B1100004 |
组织学方法与技术 |
54 |
3 |
2 |
考试 |
孙虎山教授 |
非 学 位 课 程 |
专业选修课 |
D1100037 |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36 |
2 |
1 |
考查 |
柏新富教授 |
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 |
D1100003 |
比较免疫学 |
36 |
2 |
2 |
考查 |
王晓洁教授 |
D1100035 |
动物育种概论 |
36 |
2 |
2 |
考查 |
孙振兴教授 |
D1100256 |
动物营养与饲料 |
36 |
2 |
2 |
考查 |
万军利教授 |
D1100063 |
海洋动物学 |
36 |
2 |
1 |
考查 |
王宜艳教授 |
D1100064 |
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36 |
2 |
2 |
考查 |
王晓安教授 王宜艳教授 |
D1100065 |
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36 |
2 |
2 |
考查 |
张萍教授 王仲礼副教授 胡德昌副教授 |
D1100066 |
高级分子生物学 |
36 |
2 |
2 |
考查 |
王爱兰讲师 |
D1100067 |
肿瘤免疫学 |
36 |
2 |
2 |
考查 |
周菊华教授 |
D1100068 |
生物制药技术 |
36 |
2 |
2 |
考查 |
肖波副教授 |
D1100069 |
分子生态学 |
36 |
2 |
2 |
考查 |
黄玲教授 靖美东副教授 |
D1100053 |
藻类生物技术 |
36 |
2 |
2 |
考查 |
邹宁教授 |
D1100070 |
细胞与发育生物学进展 |
36 |
2 |
2 |
考查 |
王昌留教授 |
D1100052 |
生物信息学及其应用 |
36 |
2 |
2 |
考查 |
王艳芳讲师 |
补修课 |
E1100262 |
分子生物学 |
36 |
— |
1-3 |
考试 |
王爱兰讲师 |
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 |
E1100015 |
分子生物学实验 |
36 |
— |
1-3 |
考试 |
王爱兰讲师 |
主要参考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序号 |
名 称 |
1 |
Peter Castro、Michael E.Huber著,茅云翔译.海洋生物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 |
2 |
Current Zoology,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3 |
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4 |
Zoology,ISSN: 0944-2006, Imprint: ELSEVIER. |
5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ISSN: 0022-0981, Imprint: ELSEVIER). |
6 |
Aquaculture(ISSN: 0044-8486, Imprint: ELSEVIER). |
7 |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Inter-Research Science Center. |
8 |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John Wiley & Sons, Inc.. |
9 |
水产学报,中国水产学会. |
10 |
Invertebrate Biology,John Wiley & Sons, Inc.. |
11 |
Oceanological and Hydrobiological Studies,Oceanography, University of Gdańsk in Poland. |
12 |
《Invertebrate Neuroscience》,Springer. |
13 |
Nature, 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
14 |
Sci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15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主. |
16 |
Microbiology, Sponsored by Society for General Microbiology (SGM) |
17 |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Sponsored by ASM |
18 |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Sponsored by ASM |
19 |
Molecular Microbiology, Published by Wiley Blackwell |
20 |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Published by SpringLink |
21 |
微生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 |
22 |
菌物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 |
23 |
Cell Research,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 |
24 |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 |
25 |
遗传学报,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6 |
Cell,Elsevier Cell Press. |
27 |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Published by Wiley Blackwell |